课程介绍:
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展现巴蜀经学、巴蜀易学开阔包容的气度,使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理解巴蜀易学的丰富内涵,在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色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之情。


时间安排(线下见面课):
第3周,星期二,东九楼D109
第4周,星期二,东九楼D109
第7周,星期二,东九楼D109
第8周,星期二,东九楼D109
课程主题:
第一章 巴蜀易学的发展阶段与鲜明特色
巴蜀易学具有融会《易》、老,尊重古学、深思力索、独立创新等特色,其义理象数之深邃,荣得“易学在蜀”的桂冠。
第二章 严遵易学
严遵易学的特色在于借《易》以明理,寓教化于卜筮之中。他融合《易》《老》,常用老庄思想解释《周易》。
第三章 扬雄易学
扬雄模仿《周易》而作《太玄》,成为拟经之祖。《太玄》一书以仁义为本、包融万类,阐发天地人之道。
第四章 李鼎祚易学
李鼎祚易学的特色在于推天道以明人事,将象数、义理共同视为解释《周易》的方法,是易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在线课程线下指导教师之一:
唐琳:英国威廉集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易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研究,为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各1项。目前已独立出版学术专著5部,代表性著作有《朱熹易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6)《〈周易〉研究与解义》(商务印书馆,2023)《〈老子〉疏论》(威廉williamhill出版社,2019)《朱震的易学视域》(中国书店,2007),先后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与文化》《周易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