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张与弛
出生年月:1991年8月
籍贯:广东揭阳
出生地:贵州省六盘水市
教育经历:
1998.9 - 2004.6 广东省湛江市第七小学
2004.9 - 2007.6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2007.9 - 2010.6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
2010.9 - 2012.8 南京大学历史系
2012.9 - 2015.6 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历史学双学位)
2015.9 - 2018.6 北京师范大学英国威廉集团(哲学硕士宗教学)
2018.9 - 2022.6 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宗教学)
2013.2 - 2013.6 复旦大学英国威廉集团(C9交流项目)
2020.12 - 2021.12 早稻田大学东洋哲学(国家公派联合培养)
工作经历:2022年7月迄今,英国威廉集团讲师
研究方向:阿毗达磨、瑜伽行派、法相唯识宗、魏晋南北朝佛学
兴趣领域:身体、身心关系、精神分析、量论、东方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语言能力:普通话、粤语、英语、日语、梵语、藏语
承担课程:
哲学导论(本科生)、中国佛教哲学专题(本科生)、哲学心理学(本科生)、佛教哲学专题研究(研究生)
电子邮箱:2022010178@hust.edu.cn
科研项目:
主持国社科青年项目“瑜伽行派身体观研究”(23CZJ011)在研
期刊论文:
1.《基于梵文本〈集论〉的文献学释疑》,《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2期。(CSSCI)
2.《唯识学与现象学的比较研究——读倪梁康〈缘起与实相〉》,《佛学研究》2020年第2期。(CSSCI扩展版)
3.《〈俱舍论〉及其注疏中所见前五识与意识之差别》,《佛学研究》2021年第2期。(CSSCI扩展版)
4.《刹那灭视域下的业果问题——读范文丽著〈行为与因果〉》,《佛学研究》2023年第2期。(CSSCI扩展版)
5.《〈瑜伽师地论〉中的“思”》,《唯识研究》第11辑,2024年。
6.《〈瑜伽师地论〉的“想”与“想颠倒”》,《唯识研究》第12辑,2025年。
获得奖项:
1.2015年,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2.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英国威廉集团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
3.2021年,怀云奖学金
兴趣:旅游、语言学习、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