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慧源哲学茶座第429期II高海波副教授主讲“‘性统心情’与‘心统性情’:二程、湖湘与朱子”

来源: 时间:2025-09-28 点击量:

通讯员:向留洋 摄影:向留洋 责任编辑:白发红 舒年春 

2025年9月19日晚上19:30,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高海波老师于威廉williamhill东五楼432教室,开展主题为“‘性统心情’与‘心统性情’:二程、湖湘与朱子”的专题讲座,白发红老师主持,朱人求教授、王博老师与谈。海南大学和溪教授,湖北大学龚开喻老师,湖北师范大学张磊老师、白丹丹老师和我院党委书记杨海斌、院长助理张若愚老师一同参加了活动。

高老师主要从“二程与朱子的心性观差异”“二程与朱子的体用观差异”及“差异产生之原因”三方面,深入剖析了朱子与二程在心性论建构上的不同之处。

高老师表示,在心性论上,二程与朱子由对“心”的不同理解出发,构造了“性统心情”与“心统性情”的不同理论体系。二程将“心”视作排除思虑的流行活动之总体(即超思虑的知觉活动),而将思虑归于“情”。因此,心不受外物动摇,既无存亡,也无出入,而“情”则可能感物而动,偏离天理。在此意义上,心无不善,是性的直接表现,而情虽有善恶,却为性之发用,故而形成了“性统心情”之架构。与此不同,朱子认为,“心”是能思虑的知觉系统,而此系统运行的内在理据为“性”,其应事接物时所产生的结果则为“情”,因此形成了“心统性情”之架构。

高老师认为,在二程与朱子所构造的不同心性论系统下,“已发未发”及其所涉及的体用关系也具备了不同的含义。二程对“已发未发”的理解与湖湘学派基本一致,都认为“未发为性,已发为心”,而这也蕴含了“性体心用”的观点,即以性为本体,以心为性的现象表现。由此可见,此“体-用”关系乃纵贯的“本体-现象”关系。不过,这种体用关系并未导致性与心之间的断裂,相反,在感于“物”而产生“恶”之前,由于性与心皆善,故而体与用实际合而为一。朱子对“已发未发”的理解则有所不同。在中和新说中,他以“心”统贯“已发未发”,并在“心统性情”的框架下提出“性为未发,情为已发”,蕴含了“性体情用”的观点。不同于二程与湖湘学派,这里的“体-用”关系实为横向的源流关系,继承的是一种早期中国较为朴素的体用观。

透过对比二程与朱子之间的差异,高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二程与朱子对心性论的不同理解背后,潜藏着一个核心问题意识,即“心是否能够作为纯善的本心而存在”。二程承认纯善本心的存在,将“心”理解为无限性、公共性和共通性的存在(此即“宇宙的心”),这实际上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而朱子出于自觉的排佛立场,不承认纯善本心的存在,而致力于从经验化的角度解释“心”,将“心”视为有限性、私己性和分别性的存在(此即“个体的心”),这意味着朱子继承了早期中国思想的心灵观。

在与谈环节中,白发红老师、朱人求教授与王博老师先后与高老师进行交流。诸位老师围绕“作为‘流行活动之总体’的心的具体所指”“朱子的‘心与理一’理论所具有的超越经验心的倾向”“朱子与船山的心性论之异同”等问题,展开了精彩讨论,深化了讲座内容,将听众引入了更广阔的思想世界。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英国威廉集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威廉希尔williamhill(英国)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