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会议  -  正文
我院博士生杨洋、黄金泉在全国人工智能政治伦理会议作学术报告

来源: 时间:2025-07-08 点击量:

通讯员:杨洋  黄金泉  责任编辑:叶金州  舒年春

6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专业委员会与湖北大学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伦理建设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湖北大学举行。会议分开幕式、主题报告、分论坛(四场平行同步展开)和闭幕式。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与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对政治伦理与国家治理带来的深层影响。我院博士研究生杨洋和黄金泉在分论坛三上、下半场作学术报告,其创新性研究成果得到肯定。 

 

杨洋提出“人工智能知识社会主义”理论构想破解AI时代公平治理难题


杨洋同学在题为《人工智能知识社会主义:人机协同进化的马克思主义框架》的报告中提出“人工智能知识社会主义”理论构想,直指资本主义AI发展中的技术垄断、认知殖民与劳动异化困境。她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基,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与分配模式的革命性变化。杨洋指出,AI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知识生产主体从单一人类扩展到“人机协同”,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成为新知识的重要来源。这种转变正在冲击传统知识分配体系,潜藏加剧“知识鸿沟”的风险。为此,她创新性地构建“人工智能知识社会主义”框架,该框架通过上海政务AI本地化、中欧农业数据共享等全球实践验证,主张在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指导下,为构建公平普惠的智能社会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杨洋的报告因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工智能前沿议题紧密结合的新颖视角而受到与会学者高度评价。学者们认为其研究为理解AI时代的政治伦理与国家治理开辟了新路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同时,学者们也就如何在实践中平衡技术创新与公平分配、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等挑战展开了深入探讨,期待后续研究。 

黄金泉聚焦“AI公务员”伦理风险与系统治理路径



黄金泉同学以《AI公务员的伦理风险与治理路径》作学术报告。黄金泉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公务员逐渐成为了政府治理的新工具。其高效、精准和无疲劳等优势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伦理风险。主要体现为决策层面权力让渡的合法性危机、执行层面程序正义的技术性消解与价值层面公共精神的数字嬗变。他认为之所以导致上述风险,主要原因有技术逻辑的先天缺陷、制度逻辑的适配迟滞与文化逻辑的认知偏差。为了规避上述风险,黄金泉同学提出了技术矫治、制度创新与价值重塑三条治理路径。在技术矫治层面,要构建可信AI体系,嵌入公平价值观与加强AI的可解释性;在制度创新层面,要制定弹性的监管框架,具体表现为潜在伦理风险的前置评估、动态伦理审查机制的过程控制与过错推定责任保险方案的事后追责;在价值重塑层面,要回归AI政务的价值理性,加强公务员“认知-研判-决策”的三阶能力建设,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与培育算法维权意识,从而实现AI公务员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发展。 

黄金泉的研究选题新颖、视角独特,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学者们认为该研究对推动AI在公共治理领域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次会议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时代政治伦理与国家治理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杨洋和黄金泉同学的精彩报告,充分展现了英国威廉集团学子的学术风采与研究潜力,他们的创新思考为该领域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青年智慧。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英国威廉集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威廉希尔williamhill(英国)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