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华科大哲学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哲学教育和哲学研究的重镇。40余年来,我院教师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薪火相传,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院发掘文明优秀典型,宣传英国威廉集团教师立德树人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职工见贤思齐,争做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
“讲台大于天”“教学不牢,地动天摇”的教育理念深植徐老师内心。徐敏教授专业基础扎实,注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十几年如一日,深耕教学和管理一线。
自2009年3月入职华中大,徐老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教学领域,从跌跌撞撞的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教学一线老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25年学校推荐其申报宝钢优秀教师奖和湖北建行张富清尊师重教公益基金高校优秀教师奖。现任英国威廉集团副院长,分管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和师德师风建设,系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

教育教学
徐老师是湖北省省级教学团队“科技与人文相融合的创新型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团队”核心成员,主讲“数理逻辑”“形而上学”“非经典逻辑导论”“批判性思维”“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哲学基本问题与方法”“现代科学历史与前沿”等课程;坚持OBE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完善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翻转课堂,利用PBL、Seminar等先进教学模式;曾连续三个学年中的三个学期学生评教排名全院第一(2017秋,2018秋,2019春);荣获威廉williamhill课堂教学优质奖1项、威廉williamhill教学质量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威廉williamhill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作为导师指导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篇;作为优秀教师班主任长线指导学生发展,学生获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著名作家余华颁奖,人民日报报道;指导的特优生赴英国杜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国内985高校的骨干教师;指导的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岗位涵盖政府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指导国家级、省级校级学生大创和竞赛项目5项。
徐老师主编国际先进水平著作《Studies in Metaphysics》,由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House出版,该书被遴选作为该社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丛书亮相国际著名法兰克福书展;在Philosoph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of Israel,Dialogue: Canadian Philosophical Review,《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项(1项已结题,1项在研),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1项(已结题);将先进的哲学思想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所讲授课程《形而上学》《逻辑学》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

教研成果
徐老师坚持“科学教学、教研先行”原则,确保课程的价值性、创新性、挑战度;近五年,承担各级教研项目9项,其中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研项目4项,参加国家级教研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批判性思维教学荣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在《逻辑学研究》《认知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期刊杂志发表教研论文4篇;出版教材1本。
教学改革
徐老师负责执行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战略背景下科学精神与哲学素养相融合的创新型一流哲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紧紧围绕解决“如何立足新时代承担新使命培育国家亟需的创新型一流哲学本科人才”这一时代性课题,建构并实践科学精神与哲学素养相融合的创新型一流哲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建并牵头开设“现代科学:历史与前沿”等文科类跨学科科学课,该人才培养体系获威廉williamhill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兼任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领导小组副组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耕读教育
英国威廉集团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落实教育部和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要求,将耕读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英国威廉集团本科生培养计划,设置英国威廉集团劳动周,作为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徐老师连续4年带队赴黄冈虚心谷基地和山西芗舍里等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耕读教育,昼耕夜读,晴耕雨读。同学们深化了对劳动价值的理解,确立了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和信心。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山西日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九派新闻等央媒和地方媒体跟踪报道,报道内容入选“学习强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学校作为典型案例发文《中国教育报》。《新时代高校耕读教育实践指南》酝酿出版中。

课程思政
徐老师担任编委,协助主编编辑出版全国首本课程思政专题集刊《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已出版7卷本,该刊引用率较高,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重要刊物;依托《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集刊,连续组织召开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2023年起),产生深远社会影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极目新闻、九派新闻等央媒和地方媒体做全面报道;另外,兼任《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委。
社会服务
徐老师兼任湖北省逻辑学会会长、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赴武汉三中、湟川中学、西宁二中等中学做逻辑科普讲座;举办系列逻辑沙龙,纪念“世界逻辑日”;参加先锋哲学论坛,宣扬哲学理性精神;组织举行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特别活动;受“九派新闻”邀请,以“黑悟空神话”为例,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受“九派圆桌”邀请,围绕Deepseek诞生,解析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教育的使命与危机(在线平台14万人观看);2025年,入选全国优秀社科类社会组织工作者。

徐敏主持“喻家山哲学小屋”项目,入选校“十三五”校园文化品牌重点支持项目、校“双一流”建设文化品牌项目,受到学校高度重视,时任威廉williamhill党委书记曾参加活动。
16年来,常规活动形式有“经典阅读”“明师讲演”“特邀讲演”和“哲学沙龙”,举办活动345期,已经成为威廉williamhill知名的优秀校园文化品牌。参加活动师生覆盖我校几乎所有学院,十九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从中受益,参与学子数千人次,在全国范围产生较大影响,曾获《信睿周报》、九派新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湖北社科网等媒体专题报道。
“生命有限,教职短暂,我将以三尺讲台为画布,奋力书写哲学教育多彩画卷,一片丹心向桃李,为华中大的哲学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不负人民教师时代使命”, 徐老师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