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熊露梦 马小涵 张双双 摄影:张双双 责任编辑:舒年春
2025年9月1日上午,英国威廉集团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在东九楼D214、D317、A403教室开讲。来自哲学2301班、哲学强基2301班,哲学2401班、哲学强基2401班的同学们齐聚课堂,在任课教师的引领下开启新学期爱智之旅。
陈刚:在思辨中探寻科技与人文的交汇


上午的首节课程《科学技术史》在东九楼D214教室掀起思想风暴。陈刚教授以“两连问”拉开课堂序幕:“哲学生为何要学科技史?科技史是古老学科还是年轻学科?”课堂上,陈老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学们目光如炬、聚精会神。互动环节,陈老师提出“科技哲学家能比科学家更理解科学吗?”蔡颖春、熊露梦、裴一帆等同学相继发言,从学科交叉视角展开辩论。陈老师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挑战已有观点:“科学家的‘懂’是专精前沿,有直接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科技哲学家的‘懂’是全面综观,洞见科学本质。就像地心说与日心说的更迭,既包含观测技术的突破,更蕴含认知范式的革命。”师生间的思想交锋让课堂成为智慧的熔炉。
袁辉:在历史长河中触摸哲学脉动

在东九楼D317教室进行的《西方哲学史(二)》讲授同样精彩纷呈。袁辉老师以“哲学史学习的当代价值”引发热议,黄欣琦同学提出的“站在巨人肩上创新”观点赢得大家认同。袁老师还以黑格尔对康德的“误读”为例,阐释道:“正是这类‘误解’开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新路径,展现出真正的学术传承始终蕴含着创造性转化。” 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学生们既感受到哲学史的厚重感,更领悟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白发红:以《周易》智慧点亮哲学思维

与《西方哲学史(二)》同时开课的还有东九楼A403教室的《中国哲学专题研究》。白发红老师以《周易》六十四卦卦序为切入点,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辩证思维,将六十四卦的哲学内涵娓娓道来。“阴阳之道不仅是古代的占筮之术,更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独特方法论”,他结合卦爻辞与现代生活实例,将深邃的哲学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学生们时而凝神沉思,时而奋笔疾书,课堂始终洋溢着求知的热忱。
三场各自风格鲜明的开学第一课,展现出哲学教育的多元魅力。从经典的现代诠释到跨学科的深度思辨,从历史脉络的梳理到前沿问题的探讨,教师们以深厚的学术积淀点燃学生求知热情,学子们则以敏锐的思维回应学术挑战。新学期的启航拉开了本学期的思想盛宴帷幕,昂扬抖擞的精神风貌彰显了华科大哲学人传承文明、探索真理、开创未来的使命担当和决心。
据悉,未来两周,学院领导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务员、辅导员仍会依次落座课堂,坚持落实好听课教学督导制度,同时加强与师生的交流。